懷舊與新生
懷舊與新生
1950-1960年代

由於國民政府同帶不少社會精英遷往台灣
臺北成為華語流行音樂的新中心
1960年代也是台灣國語歌曲創作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紫薇以《回想曲》和《綠島小夜曲》風靡全國後
成為台灣首位國語歌曲唱片紅歌星

1965年陶曉清開始主持《中廣熱門音樂》
在節目中介紹當時的西洋流行音樂
當時台灣音樂界以愛國歌曲、鄉愁民謠為主軸
陶曉清的節目,引進新穎的西方流行歌曲
為廣大青少年所青睞,一時蔚為風潮
綠島小夜曲
紅包場
台灣早期秀場文化
  台北市西門町於1960興起一種聽歌文化,以來台的軍官與軍眷為主要聽眾。演出時間約莫下午開始,由女性歌手演唱上海時期的華語歌曲,或由觀眾點選歌曲,歌手並會在演唱前後與聽眾親切聊天。剛開始只需付茶水費,即可聽歌,演變到後來送演唱者紅包,所以才形成「紅包場」這個名稱。
ROCK搖滾樂
台灣音樂新生命
  政府當局政策性地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意外開啟臺灣藝術現代化風潮,再加上留學歐美的音樂家陸續返臺,一方面以西方新觀念與新技巧從事新的創作,一方面以嶄新的角度深入傳統音樂的世界,為臺灣音樂注入新生命。
  1960年代更受到西洋樂團如The Beatles(披頭四)、The Rolling Stones(滾石合唱團)等樂團崛起爆紅的衝擊與影響,所以更加劇其對年輕人的啟發,遂有了當時稱為熱門合唱團的搖滾樂團成立:黃明正與金祖齡等人共組Marlboro樂團,成為搖滾樂的先鋒之一。
群星會
台灣第一個電視歌唱節目
  1962年11月8日起,由慎芝擔任主持人的群星會在臺北台視開播開啟了黑白電視歌唱節目時代,至1977年3月29日停播,共播出1283集,群星會是以現場直播的方式播出。
  其創造的男女對唱的表演型態風靡一時,張琪、孔蘭薰、吳靜嫻、趙曉君、姚蘇蓉、余天、楊小萍、尤雅、陳盈潔皆是其座上賓,鄧麗君因演唱台視晶晶連續劇主題曲,15歲初出道時首次參加群星會,成為該節目年紀最小的來賓。群星會的影響力遍及東南亞成為此世代的共同記憶。
TOP